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理事会会议纪要范文

2024-01-17 来源:骅佗教育

  中国古代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x5年10月2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期一天,与会人员34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巡视员谢日万先生代表驻会单位主管—广西文化厅致辞,学会理事长覃女士作x3-x5年工作报告,秘书长农学坚、常务理事吴伟峰、常务理事霍巍分别主持相关审议和讨论,议题主要有审议增选理事会新成员、“x6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和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备、会费缴纳标准、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奖励办法、《中国古代研究通讯》组稿工作及研究会未来展望等。现纪要如下:

  一、广西文化厅副巡视员谢日万先生致辞

  谢日万副巡视员充分肯定了学会在组织开展古代调查、研究、保护、展示、交流、宣传等方面,为传承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指出,在文化厅高度重视和覃理事长的带领下,研究会完成了补登记和秘书处重建以及广西馆藏调查记录等一系列工作,并将研究会的研究触角向世界馆藏调查及研究延伸。希望研究会同心同德,秉承宗旨,认真谋划,加强协作,开拓创新,把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二、理事长覃女士做x3-x5年工作报告

  覃理事长就研究会x3-x5年的工作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她说,中国古代研究会是传承性很强的学会,尽管沉寂一段时间,但研究工作从未停止,而且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会自x3年以来,开展了六项主要工作:一是健全学会组织机构;二是牵头完成广西全区馆藏调查工作;三是复刊《中国古代研究通讯》;四是出版并发放《中国古代实测、记录资料汇编》;五是借助互联网、数据库等手段,搭建学术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资料的网上共享;六是顺利通过社团年检。覃理事长还就未来三年研究会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一是加强研究会内部建设,包括对团体会员、会员的重新登记和确认、发展新会员,完善社团财务管理和秘书处工作制度;二是积极推进学术研究,争取明年出版《广西》、《古代装饰艺术》、《广西精华》等专著,推动x6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及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以多种方式鼓励和培养新人,组织研究课题,建设世界资料数据和信息中心;三是促进文化研究国际合作;四是积极筹办文化联展;五是加强宣传,构建良好社团形象。

  三、审议增选理事会新成员

  在中国古代研究会秘书处函请推荐基础上,会议增选了副理事长一名(谢日万);常务理事两名(阮华端、梁志敏),理事九名(田军、刘成基、陈明、钟仕民、起国庆、黄槐武、廖国一、潘汁、李米佳)。

  四、讨论“x6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和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备

  (一)主题内容。 会议认为,会议名称“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和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传播·传承”主题紧扣中央“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与时俱进,但研讨内容的设定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本身,应在内容的设定上进一步挖掘和扩展。建议将青铜文化,中国南方及东南亚青铜文化跨区域、跨民族文化交流,中国与东盟技术交流,文化形态学研究,音乐性能研究,文化的生态保护及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及青铜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等纳入研讨内容,拓宽研究领域,吸引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扩大研究队伍,提高国际讨论会论文投稿和参与的积极性和广泛性。

  (二)会议地点。与会理事认为,会议地点选在广西南宁市,并纳入“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有助于将文化研究提升至国家层面,并可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政治背景、外交平台及综合影响力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学术交流。除广西南宁市,与会理事还提出了若干会议举办地,如贵州省麻江县、云南省楚雄县、广西桂林市等。贵州省麻江县副县长胡晓平表示,麻江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麻江型便是以该型标准器出土地点——麻江县命名,麻江县交通便利,有举办大型会议的基础和经验,故向大会提出由中国古代研究会、贵州省政府、省文化厅联合主办,贵州省麻江县承办“x6年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和青铜文化第五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外,与会理事还提出会议轮流在各地举办有助于扩大研究的影响力和传承性,有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地方文化保护及文化交流服务。

  (三)专家邀请。与会理事提出应尽快启动参会专家、学者的遴选及邀请事宜,尤其是海外专家学者的调研和邀请,建议尽可能考虑更多国别的专家学者,多方搜集国外相关领域专家的信息,综合考虑其在学术领域的国际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并进行“一对一”的联络及跟进,确保邀请专家的数量和质量。

  (四)其他。 与会理事建议为鼓励年轻学者,该国际学术讨论会应为硕士或博士设立研讨专场;建议配合会议主题举办南方使用民族(各支系)大展演;进一步加强省际、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服务国际学术讨论会。

  五、审议《中国古代研究会会费缴纳标准》

  与会理事认为,会费缴纳为会员义务,审议稿中的会费缴纳标准较为合理。部分理事提出团体会员会费缴纳标准偏低,应适当提高。另外,应尽快对会员及团体会员进行重新登记和确认,以便开展活动。

  六、审议《中国古代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办法》

  与会理事指出,审议稿还需细化和推敲,对评选范围、刊物等级和奖励金额要进行更科学、详细的界定,可参考借鉴国家级或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办法,奖励金额不宜太少,以提高研究学者的积极性,对研究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成就奖以精神奖励为主,建议增加“创意奖”,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学会工作积极分子”、“优秀会员”等奖项,鼓励事务性学会工作人员、会员或会员单位。另外,评奖时间也要进行明确界定,可两年一次或五年一次,以保证评奖的可持续性。

  七、讨论《中国古代研究通讯》组稿工作。针对审议材料中提到的《通讯》组稿稿源等问题和困难,与会理事提出如下建议:

  (一)稿源。1.各省区或理事单位指定联络人(由常务理事或理事担任),负责稿件的搜集和投稿,每年义务提供稿件一篇以上。2.《通讯》挂靠某正式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或作为其附刊、增刊,以提高年轻学者或需进行职称评定者的投稿积极性。但目前对附刊或增刊的要求较为严格,研究内容有一定局限性,依靠附刊或增刊的方式较为被动。3.以书代刊,形成年度或专题性质的文集,如《中国古代研究会文集》,组稿的时间较为宽裕,可保证稿源数量和质量,但文集成本较高。4.对发表于《通讯》的文章择优推荐至核心期刊发表以鼓励投稿积极性。5.跟进国家新闻出版局等相关单位关于撤刊取号的时机,为《通讯》争取刊号。

  (二)内容。1.稿件内容应进一步拓宽范围,强调其多层次和丰富性,如青铜文化、文化交流、青铜修复、保护技术类文章等。2.适当减少学术性论文数量,增加通讯、消息、文献介绍、选译等内容,强调《通讯》的资料性。

  (三)其他。 办专题培训班,普及知识,培养年轻的研究学者及研究爱好者。

  八、畅谈中国古代研究会发展前景

  与会理事对研究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一是在研究上,要利用国家大背景,将研究平台提升至国家乃至世界层面,在学术上多学科、多角度有所突破;二是要重视及相关研究的人才培养,防止出现研究人才断层,组织培训,为研究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三是要加强文博系统、教育机构的资源共享,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研究人员的联系和交流。四是研究会顶层设计和决策要更具战略眼光,为今后研究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覃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提出,“x6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和青铜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对研究、人才培养、学的设立等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议时间、地点、规模、主题内容设定等将从国家文化安全、国际视野等重新深化,准确把握。建议未来可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数据基础上,各省区联合编辑《中国精华》或《中国》图录,条件成熟时联合举办文化全国巡展等,通过国际研讨会、专著、展览等方式提升研究影响力,为学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