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借用他人名义贷款是否违法?

2024-06-29 来源:华拓网

借用他人名义贷款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上的故意、一般主体、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客体。

法律分析

一、借用他人名义贷款属什么行为

用别人的名义贷款有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或是贷款诈骗罪(取决于主观目的)。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用别人的名义贷款犯罪吗

有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这些:

(1)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是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结语

骗取贷款罪是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对于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并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于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因此,借用他人名义贷款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 业务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修订):第三章 融资促进 第十七条 国家推进和支持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推动中小银行、非存款类放贷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有序健康发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县域和乡镇等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延伸网点和业务。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应当设立普惠金融机构,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国家推动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地区性中小银行应当积极为其所在地的小型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