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雁门太守行赏析

2022-12-06 来源:华拓网

《雁门太守行》李贺赏析: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诗的开头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这里从声来写。“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此时战场之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悲壮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第五句“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第六句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以上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七八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主人公出场。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

《雁门太守行》赏析: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诗的开头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作者:李贺。年代:唐代。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雁门太守行的详细介绍:

一、《雁门太守行》的全文 点此查看《雁门太守行》的详细内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赏析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关心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心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 诗的开头两句,着意于气氛的渲染,给读者勾勒了这场战争紧张的形势。首句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此种势态之描写,然后以“欲摧”两词,来补足这种来势之猛烈,并直接刻画了危险的情状。第二句写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诗的一开始通过对照表现了形势危急,又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三、四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悲壮的气氛。角声呜呜,本来就是一种十分悲凉的音响;现在又是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自然就显得更加悲壮了。这里从声来写。“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色来烘托。此时战场之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为这个悲壮的画面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第五句“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第六句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以上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七八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主人公出场。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

三、背景

关于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一种:此诗创作于公元81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另一种说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公元807年(元和二年),李贺把自己诗卷送给韩愈鉴赏,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十分欣赏。

四、注解

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

摧:毁。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

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临:逼近,到,临近。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报:报答。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意:信任,重用。

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五、《雁门太守行》李贺其他诗词

《马诗》《雁门太守行》《南园》《马》《京城》

六、译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雁门太守行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