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1 13:1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21 17:36

1、拜“魁星”

相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作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民间称之为"魁星主文事"。

在闽东一带,拜魁星仪式会在晚上举行, "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参加拜魁星的人会在月光的照耀下进行,仪式完成后就在香案前围桌会餐。

2、染指甲

染指甲是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在四川绵阳地区《盐亭县志》中有记载:“七月七日为乞巧节。童稚以凤仙花染指甲。”姑娘们用明矾、采摘花瓣,将明矾碾碎,与花瓣一起粘贴在手、脚的指甲上。一定时间下来,指甲色泽红润、光亮自然,据说还数月不褪色。

3、拜“七娘妈”

在闽南,,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在这一天,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总结:

七夕节有拜魁星、染指甲、拜七娘妈等习俗。

1、相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在七夕晚上会有拜魁星仪式。

2、染指甲是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

3、在闽南这一带,七夕这天人们会去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1 14:44

七夕节的习俗有:祭月、穿针乞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
1、祭月: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种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盖因月之盈长暗喻了长生与兴旺。
2、穿针乞巧: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节(乞巧节),根据传统,凡间的女子要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艺。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3、种生求子: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4、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5、晒书晒衣:《杨园苑疏》记载,汉建章宫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之晒衣阁,每到七月初七,宫女必登楼晒衣。此当为七夕晒衣之缘起。
6、拜织女:汉族岁时风俗,每年七夕节举行。汉族民间传说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7、拜魁星:农历七月初七,俗又称“魁星生日”。“魁星”系北斗一星宿名。汉族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孔子,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8、吃巧果: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七夕节。为了“乞巧”,有七月七吃巧果的习俗。巧果其实并不是水果,而是用面粉或者米粉制作成的油氽点心。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