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创作生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0:4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5:35

法斯宾德在慕尼黑学习表演,深受好莱坞的影响。1965年开始拍摄短片。1969年第一*故事片问世。1971年以后,摆脱话剧的影响和刻板的表现形式,把注意力集中到50年代经济起飞时的社会形态。全才型,身兼导演、编剧、演员、制片、剧场经理、编曲、设计、剪接和摄影等多职,14年拍片生涯总共执导过41部电影,作品擅长结合好莱坞类型片和国度的风格化倾向,对德国社会抱敏感的批判态度。一方面追求布莱希特的疏离感,不让观众入戏,另一方面采用通俗剧的桥段,并将俗气推到极致,以制造戏剧效果。
法斯宾德在艺术上的起步时期,正赶上“作家电影”出现断裂。由于“过分强调艺术家的个性放射而与艺术的社会性相割裂”,一些走向极端的“作家电影”在对纯形式、对无限膨胀的自我的迷恋中把艺术作品的现实层面和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削弱近零,艺术内容苍白、贫乏。“作家电影”的嬗变为他的艺术探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背景。法斯宾德早期影片受施特劳布和惠莱特的影响,节奏缓慢,对话单调,人物保持着理性距离。其后,他否定了这种风格及冷静的理性态度——“以理性态度创作出的影片无可厚非,可如果他们不能感动观众,那还有什么用”。从七十年代初到他的艺术风格日臻完善这段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开始努力在电影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寻找新的平衡。他接受了两位艺术大师的影响:一位是好莱坞导演道格拉斯·西尔克,一位是新浪潮领袖戈达尔。
法斯宾德曾公开宣称他很崇拜西尔克,这种崇拜来自于西尔克制作精道的“情节剧”电影的魅力,“起源于希腊戏剧公式,被美国人第一次运用,纯粹的戏剧表现方式”。他感悟到“任何生活故事都与情节剧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人的正常生活即由无数的情节剧贯串而成”,并且将自己对电影叙事本性和艺术形象社会性的重新认识融入到之后的不少作品中,形成他的影片在“恰当的电影形式”下,运用透明性的情节织体,借助戏剧因素的整体观照促使“观众对人物主观情感的卷入”的固定风格。
同时,法斯宾德在戈达尔早期的影片中(如《她的生活》)找到了他所需要的精神实质,那极具表现性、独创性和现代感的影像传递出的深沉而悠远的怜悯在法斯宾德内心激起了强大的共鸣。选择情节剧电影,他所要做的是比美国人更多地去揭示情节剧的另一面意义;面对观众,他的影片所要做的是不仅要作用于他们的情感,还要提供给他们“思考与分析其感受的可能”。“拍摄一部德国影片,它是那样美、那样如醉如狂,那样奇妙,正如许许多多的好莱坞影片,但又不乏社会批判力量,因为它决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样,只是一个过于简单的断言陈述”。这,令法斯宾德在对现实、电影和自我异常艰辛的认识过程中逐步从好莱坞电影模式的“纯观赏性”和某些现代派电影的“唯个人性”中挣脱出来,在秉持着“根据观众需要拍片”的原则下,将那些从生活切片中探寻并把握到的欢乐与痛苦、圣洁与污秽、美德与丑恶、反动与进步、希望与幻灭,用通俗易懂的电影语言、自然流畅的时空构筑、细致生动的性格刻画、力求使观众与剧中人在情绪上达到一致的剪辑铺陈,形象地书写出来,实现了在较高的层次上同广大观众真正平等的沟通。 1982年6月10日,死时才37岁,死于吸毒过量。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