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唢呐的历史渊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00:5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06 05:19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总结:

1、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倒贴福字。

2、春节来临之前会在门上贴春联。

3、春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4、家中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取平安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2:27

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据考证在金元时期,由龟兹国(今哈什一带)带入我国,最先作为宫廷器乐演奏。到明代,戚继光用于军中作为军乐,以后逐渐传入民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旬邑人仍有贬称唢呐艺人为龟兹之说。 旬邑历史悠久,西周置邑。旬邑唢呐源远流长,相传,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徒承师艺,代代相传,当时无乐谱、无文字,全凭耳传口授流传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县文化馆经过挖掘、整理、录音、记存唢呐曲目、曲牌100多首,文字10多万字,编印成卷。
旬邑唢呐依地理自然环境形成了周派,吕派和北塬派三大体系。共计唢呐艺人达千人之多。中塬周派唢呐婉转明快,*洒脱,刚柔交融,富有节奏感;吕派队伍庞大,以其“唢子硬”著称,演奏风格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呈万马奔腾之气势;北派唢呐至今以万忠院老艺人为代表浑厚圆润,丰满华丽,细腻绵长,富于韵味。
旬邑唢呐是自娱自乐的民间乐班,其功能主要为婚丧嫁娶、祝寿、小儿满月、新居乔迁等吹奏,可谓:喜也唢呐,悲也唢呐!生也唢呐,死也唢呐!是下层民众生活、生命之中,平民百姓情感宣泄的最好载体,旬邑唢呐是黄土地的灵魂,一曲曲唢呐是人生感悟的一种凝聚,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热爱自然的*表达。
旬邑唢呐虽然与人民群众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在旧时的封建社会却被视为一种最低贱的行业。有不能与普通人家通婚,死不能进祖坟之恶俗。新中国的成立,对唢呐艺人的歧视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学吹唢呐的艺人已不再是周吕两大宗族,有更广泛更多文化的人掌握了这一传统的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器乐。它根植民间闯天下,声震陕西誉贯大江南北。早在1957年,唢呐艺人周车就荣获陕西省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大赛演奏一等奖。1990年万忠院艺人与日本印度尺八访华艺术团在咸阳同台演出。旬邑唢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县委县*的重视下,经过文化工作者的组织辅导,先后承担了多起大型的文化活动,1991年8月,百人唢呐参加陕西省九运会开幕式表演,1993年参加了陕西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4年应邀赴广东湛江参加了国际欢乐节、中山市万人慈善行表演。1997年应邀参加了江苏无锡太湖艺术节表演。2000年参加了中国、西安“千面锣鼓迎千禧神州世纪游”。2001年参加了中国、西安、艺术节。2003年参加了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西安行大型文艺晚会演出。2005年参加了咸阳艺术展暨海峡两岸研讨会开幕式表演等三十余次国家、省市大型演出活动,均获成功,并受到海内外观众和国家领导人许嘉璐的高度赞扬。因此,旬邑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唢呐之乡”。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