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在中国的改进。英文的最好。感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3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3 09:29

“等效翻译”就是译者应尽量做到译文对译文接受者产生的全部作用或总体效果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产生的效果相等。需要强调的概念是“接受者”、“效果”和“对等”。“接受者”概念明确指出“接受者”是翻译的终点,译者应对两种语言的接受者心中有数。“效果”是指信息对接受者的全部作用,也就是接受者从信息中获得的一切理解和感受。“对等”概念强调“对等”是相对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03:28

等值翻译理论起源于欧洲国家,是西方语言翻译实践的产物。由于欧洲语言形式相似,等值理论的出发点是语言形式的对应。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4]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如双关的翻译就很难用译语完整地传达原语的意义。在以下句子
“If we do not hang together, we would be hanged together.”中,hang 一词在英语里既有“挂”又有“吊死”之意。而汉语中,没有等效得多义词。文学作品中这类双关现象尤为常见。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剧中,第二幕新王问哈姆雷特说:“我的儿子(son),你为什么躲在阴影里(shadow)。哈姆雷特用了一个双关来回答“too
much sun”。这里的sun与son同音,是一种含沙射影的讽刺,讽刺哈姆雷特的叔父篡夺王权,又假意亲热。在翻译时,这一棘手的问题,最多只能用注释来告诉读者原文的巧妙又完整的含义表达,
原语的睿智用心则在直接译文中出现空缺。再如《苔丝》中,克莱尔抱苔丝、莱蒂、玛丽安、伊兹过河一节中克莱尔说:“Three Leahs to get
one Rachel”一句中,没有文化背景的读者就无法理解该句的含义。所以,译者不得不在此采用加注的手法。不胜枚举的此类例子说明这种语言与语言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翻译时完全的等值等效是难以做到的。本文将主要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分析翻译中的文化传达。要解决该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分析和归纳一下这种文化隔阂的产生原因。

奈达把语言文化的特征分为五类:Ecology(生态学)、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Religious(宗教文化)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5]这显然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所以,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两个主要的因素也分别来自精神方面的思维的差异,与迥然的物质因素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03:26

看来你也是写论文吧 呵呵这个是我上次论文关于NIDA的部分希望对你有用
尤金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

奈达的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对中国的翻译界影响最大,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上来。3 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中,尤其是他的翻译对等理论,是对中国传统翻译标准的,是对传统翻译片面性的挑战,打破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僵局,把翻译界带进了建立科学的,系统的,研究的新阶段,激活了翻译思潮,引发了翻译界一片繁荣。
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
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达到语义对等,其次达到文体对等。
奈达所谓的动态对等追求的是语义与风格的对等,尽量贴近原文。因此,要求在语法结构上和用词方面要做相对的调整和转换,从而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语法和用词习惯,要自然,畅达,使译文读者轻松自如的读懂和领会译文,并尽可能的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阅读效果。按照奈达的理论,一种语言中的任何东西都能在另一种语言中表达出来,其中也包括文化的转换和传递。
动态对等=最自然,最贴近的对等(语义,文体)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和严复的 信达雅 有异曲同工之妙,奈达的贴近有如严复的信,自然好比达。只是奈达的动态对等不仅指语义方面,还指文体方面,比起严复的一味追求译文文字的儒雅要更胜一筹。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