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17: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4:58
淀粉样蛋白沉积是由于淀粉样蛋白(amyloid)在全身细胞外组织间隙中沉积,从而破坏细胞和器官功能的疾病,在不同的淀粉样变性生化类型中,病因学机制可能会不同,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为蛋白前体的代谢障碍,而遗传性的淀粉样变性会出现不同的蛋白。具体因素如下。
理化因素(25%)
在动物实验中,可用细菌毒素如大肠埃希杆菌内毒素,以及抗毒素,血清,核酸,血浆球蛋白,甲胆蒽,胶状硫,硫脲嘧啶,黏多糖及γ射线等理化因素来制造淀粉样变性的模型,不过最常用的是酪蛋白,将10%酪蛋白5ml给兔子做皮下注射,每周2次,3个月后即可发生淀粉样变性。
免疫因素(20%)
淀粉样物沉积多伴有慢性或复发性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如结核,瘤性麻风,梅毒等疾病,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差别很大,据报道,印度约3/4(150/200)的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系结核病引起,而北美极少,瘤性麻风伴发淀粉样变性以非洲,印度,东南亚,南美等地多见,发病率为3%~33%,其他如慢性骨髓炎,烧伤,截瘫伴褥疮,慢性肾盂肾炎,血吸虫病,囊性纤维化等疾病也较常并发此病,皮下注射海洛因(二醋吗啡)致慢性化脓性皮肤感染,以及有报道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有关,这些都支持了淀粉样物是抗原-抗体反应之结果,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直接沉积,或是过量的抗原-抗体反应时,淀粉样物是抗体合成中的副产品,有的研究还指出,在这过程中补体起重要作用,此外,有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也可见淀粉样变性,最常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报道10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访10年后有3.1%因并发淀粉样变性而死亡;其次为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性硬化症,Still病,银屑病关节炎,Reiter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舍格伦综合征(干燥综合征),Behcet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及Wipple病等。有学者认为,淀粉样物是一种生理性物质,正常人体内存在微量,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一旦T细胞功能减退而B细胞功能亢进,则淀粉样物产生就过多,会导致病理改变;或者是B细胞功能有缺陷,产生异常轻链,因其溶解度低而易沉积于组织中,造成淀粉样变性,实验表明,胸腺先天性发育不全时,淀粉样变性的诱发时间缩短,说明了T细胞功能在发病中的重要性。
遗传因素(15%)
临床上,淀粉样变性常见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地中海热,家族性淀粉样物多神经病变,家族性淀粉样物心肌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Alzheimer病,Down综合征和遗传性大脑出血性淀粉样变性等,因而认为淀粉样变性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肿瘤(5%)
有不少恶性肿瘤患者常并发淀粉样变性,如Hodgkin病,恶性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重链病,以及直肠,肺,肝,肾及食管的癌症都可发生继发性淀粉样变性。
其他因素(5%)
长期血液透析致AH蛋白过度增加亦可伴发继发性淀粉样变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5:00
淀粉样蛋白沉积是由于淀粉样蛋白(amyloid)在全身细胞外组织间隙中沉积,从而破坏细胞和器官功能的疾病,在不同的淀粉样变性生化类型中,病因学机制可能会不同,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为蛋白前体的代谢障碍,而遗传性的淀粉样变性会出现不同的蛋白。具体因素如下。
理化因素(25%)
在动物实验中,可用细菌毒素如大肠埃希杆菌内毒素,以及抗毒素,血清,核酸,血浆球蛋白,甲胆蒽,胶状硫,硫脲嘧啶,黏多糖及γ射线等理化因素来制造淀粉样变性的模型,不过最常用的是酪蛋白,将10%酪蛋白5ml给兔子做皮下注射,每周2次,3个月后即可发生淀粉样变性。
免疫因素(20%)
淀粉样物沉积多伴有慢性或复发性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如结核,瘤性麻风,梅毒等疾病,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差别很大,据报道,印度约3/4(150/200)的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系结核病引起,而北美极少,瘤性麻风伴发淀粉样变性以非洲,印度,东南亚,南美等地多见,发病率为3%~33%,其他如慢性骨髓炎,烧伤,截瘫伴褥疮,慢性肾盂肾炎,血吸虫病,囊性纤维化等疾病也较常并发此病,皮下注射海洛因(二醋吗啡)致慢性化脓性皮肤感染,以及有报道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有关,这些都支持了淀粉样物是抗原-抗体反应之结果,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直接沉积,或是过量的抗原-抗体反应时,淀粉样物是抗体合成中的副产品,有的研究还指出,在这过程中补体起重要作用,此外,有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也可见淀粉样变性,最常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报道10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访10年后有3.1%因并发淀粉样变性而死亡;其次为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性硬化症,Still病,银屑病关节炎,Reiter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舍格伦综合征(干燥综合征),Behcet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及Wipple病等。有学者认为,淀粉样物是一种生理性物质,正常人体内存在微量,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一旦T细胞功能减退而B细胞功能亢进,则淀粉样物产生就过多,会导致病理改变;或者是B细胞功能有缺陷,产生异常轻链,因其溶解度低而易沉积于组织中,造成淀粉样变性,实验表明,胸腺先天性发育不全时,淀粉样变性的诱发时间缩短,说明了T细胞功能在发病中的重要性。
遗传因素(15%)
临床上,淀粉样变性常见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地中海热,家族性淀粉样物多神经病变,家族性淀粉样物心肌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Alzheimer病,Down综合征和遗传性大脑出血性淀粉样变性等,因而认为淀粉样变性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肿瘤(5%)
有不少恶性肿瘤患者常并发淀粉样变性,如Hodgkin病,恶性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重链病,以及直肠,肺,肝,肾及食管的癌症都可发生继发性淀粉样变性。
其他因素(5%)
长期血液透析致AH蛋白过度增加亦可伴发继发性淀粉样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