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教子学,复兴家庭食育
家庭食育从哪里开始?从教育空间来看,答案其实很简单——从厨房出发。
日本福冈一位身患绝症的妈妈安武千惠,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在厨房里给年仅5岁的女儿阿花开始了家庭饮食教育。在阿花过5岁生日的时候,她送给女儿一条做饭穿的围裙,然后在厨房教她拿起菜刀切菜、洗菜,学习如何做早饭。千惠妈妈后来不幸去世,但是她教会了女儿生命中最重要的技能——做饭,实现了她生前的意愿:“会做饭意味着能活下去,学习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体健康,能够自食其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妈妈去世后,年幼的阿花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忙碌——洗脸、喂狗、散步、洗手、做酱汤、做早饭、吃早饭……她不仅自己做饭照顾自己,还每天给沉浸在痛苦中的爸爸端上一碗“爱心饭”——安慰、照顾爸爸,让爸爸振作起来——千惠妈妈教阿花做饭的初衷都实现了。
我也是在厨房跟着母亲学会了做饭。在我大学毕业开始踏上工作岗位时,妈妈告诫我以后要学会照顾自己与他人,必须学会做饭。然后,她把我叫到厨房,给我示范如何做饭与炒菜,以及告诉我关于火候等要领细节。“记住这些,很简单,你自己动动手就会了。”从此,我开始对厨房产生兴趣。
在厨房里,子女随父母或其他长辈学做饭,这是中外家庭饮食教育的良好传统,可惜的是,在现代餐饮业、食品工业与便捷的外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饮食自主权”交到了餐厅与外卖手中,很多都不会自己做饭了。从自家厨房,向父母、奶奶或姥姥学习烹调,是家庭饮食教育的良好开端,而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饭,就得有食材,食材是饮食之本。家庭饮食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采购安全而健康的食材。不仅国家在强调食物全程可追溯,很多民众也在尽量缩短土地与餐桌之间的距离,通过农夫市集、社区支持农业、消费者团购等方式从农场或生产者手中直接采购各种食材。我在国外访学的过程中,发现欧盟发达国家的“农夫市集”十分普及,哈佛大学科学中心前面的草坪就是哈佛农夫市集所在地,每个小镇或较大的社区都有自己的农夫市集。我在瑞士的莫日尔小镇就逛过当地著名的农夫市集,从鲜花、新鲜蔬菜、水果与面包奶酪,到现场制作的各种美食与点心,还有各种手作日用品,应有尽有。与过去逛乡镇大的集市一样,一逛就是半天或一天,在这里,远近的农场、农夫或各种生产者都带货赶集,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新鲜而安全的食材。现在,我国很多乡镇都恢复了集市,而大城市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有机农夫市集,我自己常去北京三元桥的北京农夫市集购买有机食材。
当然,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己种植一些蔬菜瓜果。但家庭种植需要一定的空间,比如,在阳台,门前房后的空地或院子,或者在郊区租用都市菜园。甚至没有院子或菜园的家庭,也可以利用有限空间进行种植。美国退休工程师梅尔·巴塞洛缪(Mel Bartholomew)发明的“一米菜园”模式,让人在任何时间、环境与地区进行种菜变为了可能。“一米菜园”主要采用深度15厘米,长1米左右的种植箱,并用网格分割成为四格、九格或十六格,种植者无须踏进种植箱,伸出手臂就进行所有种植动作。家里若没有阳台,有窗户就可以,在窗户下面设置这种一米左右的种植箱,就可以开始家庭种植。而在种植的过程中,让孩子参与进来,可以让孩子萌生对自然的敬畏、对食材的尊重。
种植、烹调与进餐是饮食教育三大内容。种植在阳台或院子,烹调在厨房,那么进餐的教育场所就是餐桌。进餐礼仪、珍惜食物、节约粮食、改善亲子关系与传承饮食法则等很多内容都可以围绕餐桌进行,尤其在一些重要的家庭活动中,一家人围绕在配有鲜花与蜡烛的餐桌上,品尝着当季、当地的美食,这些活动本身就是一堂家庭饮食教育的盛宴。
过去几乎家家都在房前屋后种菜,我们拥有家庭饮食教育的优良传统,现在应该继承这种传统,亲教子学,把阳台变为菜园,把厨房变成教室,把餐桌化为课桌,复兴当代家庭食育。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